魏如萱|2020 輯一

魏如萱|2020 輯一

 

三歲時,母親離家。近幾年,父親、貓咪、摯友⋯⋯接連離開。逝去讓她痛苦,卻也伴隨著新生兒的到來,專題記錄下魏如萱在《藏著並不等於遺忘》經歷的生與死,我們在其中見證一個瑕疵美麗的誕生。
 

誕生・魏如萱:奇怪的妳,美麗的瑕疵

 

奶奶在家裡的時候,恆常手作,編織出他們生活的一切。

爺爺的襪子,妹妹的襪子,她的毛衣。奶奶把雜貨店要丟棄的紙箱、捲煙紙,折成家裡的擺設,與一只只純白紙鶴。

「自己雙手做出來的東西,像醃漬呀、做菜,都跟外面賣的、或機器做出來的不一樣。」

長大以後,她也像奶奶手織出生活的模樣,喜歡陶藝、畫畫、寫字、創作、唱歌,自己種地瓜葉、說聲感謝後滿足地吃掉。

「即使是拙劣的,有一點瑕疵的,可是它就是會有一個溫度。」

魏如萱是那種,有點瑕疵更顯美的女生。

➤➤ 閱讀全文 
 

逝去・魏如萱:哭一哭就長大了

 

她一直記得,媽媽離開的那一天。

「我一直哭,說媽媽妳要去哪裡?她把門打開,說『我要去上班!』門關起來,她就再也沒回來過了。」

說沒再回來其實也不甚精確。即便很少很少,幾次她睡著、爺爺出差只有奶奶在家時,媽媽會回來偷看她和妹妹,輕輕拍她的背,彷彿在哄睡。她只回答「可以不要拍我嗎?」媽媽並不知道,那時的她已經不習慣這樣被拍著入睡了。

起床後她會在冰箱發現檸檬餅。一顆顆黃色果實冰冷躺著,是媽媽台中移動到花蓮的證明,不知不覺,漬成她童年的苦味。

那一年,魏如萱三歲。這是她最早經歷的離開。

醒著的時候,她其實很想念媽媽。「一個人還是默默想說,她真的不想我了嗎?一直想這個問題,想到就哭,哭一哭,就長大了。」


➤➤ 閱讀全文
 

人死掉之後會去哪裡?小小孩大哉問,魏如萱怎麼答

娃娃娃娃,人是從哪裡來的?我死掉會去什麼地方?我們為什麼有的時候會很難過?

那些大人也想不清楚的事情,關於死亡,關於愛情······體內住著一個小孩的魏如萱,又會如何回答?

 

【封面故事】

2014 年 BIOS monthly 開始進行每月一刊的「封面故事」單元,前三期分別為膝關節「膝關節 TONE」、王聰威「編輯 yo!」、黃麗群「麗麗人生」,並於 2017 年後改為雙月發行。2017 年十月封面改版,從單一人物改為主題式封面,包含「7 a.m. to 9 a.m.」、「春暖花開,好想做愛」、「今日休刊中」等。2019 年回歸雙月份單一主題或人物形式,包含陳雪(與早餐人結婚十年婚紗特輯)、賴品妤等。

  • 封面統籌| 蕭詒徽
  • 採訪、撰稿| 李姿穎 Abby Lee
  • 攝影| 王晨熙 hellohenrybo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