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 BIOS 年會【富饒‧島味】前導專訪《料理‧台灣》雜誌總編輯李承宇,作為飲食文化推動者,分享他對於台灣味與餐飲品牌在地化的觀察,帶領觀眾考究台灣餐飲產業的在地化現象,從中窺見文化浸潤在生活的紋理,以及其如何延綿成現在與未來的樣貌。
台灣味的建構
當我們談論在地,我們談論的是什麼?
近幾年,台灣味蔚為顯學,稱在地,言當令,早已成 Fine Dining 常事,然而究竟何為在地?有人從食材著手描繪,有人透過味型詮釋,眾聲喧嘩。「在地其實是當代對全球化的反思。」定義在地以前,李承宇建議我們不妨從頭回顧一下:不過一百年前,受限於物流技術不發達,食在地食當令本是最普遍的庶民風景,凡異國物產皆被視為珍罕,非貴族豪富不能享,而後隨著商品、資本和人力的流動變得普及,在地的價值才又重新獲得重視。
反思在地同時涉及身分認同。半個世紀前,中國八大菜系是台灣餐飲的顯學,暗含藉飲食再次確立中華正統深意。輾轉至今,這劃分法已被四大族群菜系──閩南菜、客家菜、原住民菜和外省菜──所取代,政治分類移植到餐桌上,此消彼長,正與國族認同緊密扣連。
不得不承認,經歷了全球化變革,當代我們所談論的在地,必然有別於一百年前的在地。
今日,從餐桌一路推回產地,我們發現這座島嶼上竟擁有德安居有機農場、威石東、福灣巧克力,原本,台灣當然不是歐洲生菜、葡萄酒或巧克力的產地。「全球化分工改變之下,你會發現你沒有必要為了想喝牛奶而養一頭牛,高雄產甘蔗,但恐怕很難一躍為蘭姆酒重要產區。」小量生產,小額消費,支撐在地異國飲食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持續耕耘的動力,是理想性與對土地的深層認同。「換個角度想,葡萄酒、巧克力是國際通用的語言,台灣製造的酒與巧克力就是在這個西方人能懂的基礎上,講台灣的故事。」
Fine Dining 亦如此。以法菜為形式、在地風味為魂魄,但 Fine Dining 對在地的投入可能全面帶動餐飲界嗎?「目前投身 Fine Dining 的主廚之中,由台灣餐飲教育養成、赴國外歷練後又回台灣落腳的,像 RAW 黃以倫、Taïrroir 何順凱,無論技藝或任一方面皆是殿堂級好手,但這畢竟是很特別的一小群人,餐飲界有不同型態樣貌。」米其林對台灣餐飲型態的影響可能僅止於部分,是否能對產業根本而全面地翻轉,尚待時間考驗。
或許瘟疫會成為這一波在地風潮的轉捩點。後疫情時代,當邊界重新被高築,短期內,我們不得不回歸在地,但我們回得去嗎?習慣了北海道直送海膽、荷蘭空運白蘆筍的味蕾,是否甘於只吃在地物產?
2020,變動的一年,餐桌上也是一樣。李承宇倒很樂觀,「當環境被各種文化滋養豐富,人們很自然地能夠欣賞多元的風味與面貌,變動對我來說就不會是太值得焦慮的一件事。」
從土地,到人,到性格養成。當我們談論在地,或許,我們談論的是同在這塊土地上,過去我們如何攜手共渡,往後,又將凝聚為怎樣的共同體。
2020 BIOS 年會【富饒・島味】
場次②|吃・在地 ► 餐飲在地化意義的重新思考
報名連結|https://reurl.cc/Z7oQ23
主持人——李承宇(《料理.台灣》總編輯)
與談人——
毛奇|飲食文化工作者/名廚資深編輯 ◆ 當外來飲食文化成為台灣的日常風景
李信男 Nobu Lee|Orchid by Nobu Lee 蘭餐廳行政主廚 ◆ Fine Dining 的台味風潮與在地化意義
陳耀訓|陳耀訓‧麵包埠創辦人 ◆ 以西方技術再創台式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