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憶裡的風味是線索,是時光導引,也是在地經歷的風華與起落。2020 BIOS 年會【富饒・島味】前導專訪阿霞飯店負責人兼主廚——吳健豪,作為阿霞飯店的第四代的他,致力在傳統的風味之中找尋新的感動,2015 、2018 年分別創立錦霞樓與鷲嶺食肆,拓展不同客群,延續台南飲食文化。
Q:您在接掌阿霞飯店後做了哪些改變拓展品牌?
自從 2010 年接店後我做了很多嘗試,最主要的原因有二,一是顧客終究會老,一家店如果要走得長遠,就得想辦法抓住老顧客的下一代,同時開拓更年輕的客層;另一方面則是人口結構改變,面對當代人飲食習性的不同,品牌經營需要與時俱進。
2017 年我向台創(現為台灣設計研究院)申請台灣設計展的品牌計劃,因此有大家所熟知 Pili 設計的全新外帶盒,自此也開始許多跨界合作:客座義式餐廳 Domani 、加上 GQ 肉食節、參與 Hennessy VSOP「摩登台菜」廣告影片等,我希望能透過這些新穎的行銷方式,突破現今媒體環境底下的同溫層。
Q:這些轉變有遭遇瓶頸或受到質疑嗎?
我始終強調,就像換了一件衣裳,我改變的是菜色呈現與調味輕重,而非阿霞的核心本質。
轉型的過程常感覺品牌印象既是祝福,也是包袱。有些本地的老一輩會說:「來台南請客就是要到阿霞!」也有些老顧客認為我們不同以往而離去,但我認為沒有一道菜端出來,可以滿足一桌所有人,大原則是不要有離譜的偏差與錯誤,找到中庸的味道,開一家長遠的店。
Q:就一個經營者的角度,傳承最大的困難是什麼?
還記得幾年前大家鼓勵創業,我認為創業固難,守業更難!上一代接續下一代,不是換個老闆這般簡單。要經營超過二十年以上的店,除了面對原物料上的變化,最困難莫過於人員管理與法令要求,「我都這樣做二、三十年了你要我改?改什麼?不然不要做了!」這對於傳統老店的經營模式來說是極為現實的挑戰。
再者,老店要在忠於歷史味道的前提下做出取捨。以我們店的烤烏魚子為例,維持傳統炭火燒烤,留下人的溫度;食材上也採用野生的烏魚子,每片大小、顏色不一,在風味呈現上略為不同,透過一樣的料理手法,這樣的不確定性反而能創造更獨特的風味與價值。
Q:您在習藝與掌廚的路上,印象最深刻的台菜料理是什麼?
從我姑婆傳承至今的招牌菜「紅蟳米糕」。我們上菜時會將蟹殼往外翻,讓蟹黃露出來,象徵我們款待客人最好的東西,這道菜明顯反應阿霞飯店的品牌精神,也是我始終如一的中心思想。
另一道則是「炒鱔魚」,這是我費最多功夫捏出的料理,一是因為上一輩大多在料理過程時不會使用度量衡,我得反覆地嘗試找到最佳的調味狀態,另一個困難在於一般會透過顏色判斷鱔魚有沒有熟,但由於我是色弱,我倚靠的是鍋鏟碰觸肉質時的彈性來掌握料理的速度。猶記得剛掌廚的三個多月,客人端著炒鱔魚到菜口對我說:「炒這能吃嗎?」當時受到的衝擊真的很大,也因此花了更多心力精進,才能有如今別具特色的「炒鱔魚」。
2020 BIOS 年會【富饒・島味】
場次③|吃・傳承 ► 傳統風味的嶄新面貌
報名連結|https://reurl.cc/Z7oQ23
主持人—施俐(王亭)|Conde Nast Taiwan 生活風格事業發展部資深經理
與談人—
吳健豪|阿霞飯店負責人兼主廚/錦霞樓創辦人兼主廚/鷲嶺食肆創辦人 ◆ 傳統台菜風味的傳承與創新
吳宥廣 Charles|台灣自酒發展有限公司執行長 ◆ 重建台灣地酒新價值
簡瑋婷 Vicky|三徑就荒 Hermit's hut 主理人 ◆ 品茗的重新學習與現代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