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憶裡的風味是線索,是時光導引,也是在地經歷的風華與起落。2020 BIOS 年會【富饒・島味】專訪三徑就荒 Hermit's hut 主理人簡瑋婷 Vicky。Vicky 從學生時期因為媽媽學茶而接觸茶道,自此愛茶逾十年,曾師承圈內多位知名老師。畢業後曾於家具、科技產業服務,五年前與先生共同創立茶品牌三徑就荒,推出全台第一個茶品訂購方案三徑就荒茶誌,結合兩人過去的產業背景及習茶多年的經驗,以科學、系統、風味敘述的方式將茶文化以輕鬆的面貌,如品酒、品味美食一般帶回年輕人的生活。
Q:請問「三徑就荒」茶藝館的客層樣貌?
我們的品牌客群主要集中 25 至 45 歲,各行各業都有,共同性是對生活美學、尤其味覺特別感興趣,包含調酒師、廚師、美食家等,所以這裡的客人常會彼此不期而遇。假日來客多為 20、30 歲的年輕人,週間三、四來客年齡更長,可以到 60 歲上下,主要為專業的喝茶人士。
Q:您認為台灣茶館近二十年的發展狀況與現在面臨的問題為何?
台灣茶從二十年前就逐漸復甦,王德傳是當時第一個用品牌概念來經營的茶館。過去一般人進入茶館感到最困難莫過於品項選擇,沒有一目瞭然的 line up ,王德傳嘗試讓品項明確、透明化,客人入店很清楚能知道這裡有凍頂烏龍、東方美人等。在這之後,很多品牌陸續出現,不同時期有不同訴求,像是四、五年前山山來茶、山生有幸等品牌強調自然農法、有機生態,反映當時大家對食安的重視。
其實很多茶館存在都有二十年了,近五年才開始吸引市場關注,在飲食業裡相對落後,因為茶產業從業人員年齡層大,大部分也沒有在一般常規公司待過,不知道如何與大眾接軌,這也是普遍大眾認為茶館很有距離感的原因之一。
Q:您如何帶領「三徑就荒」面對年輕一輩的消費者?
傳統文化的傳遞得要讓當代人自發性喜歡,而不是放在博物館內瞻仰,如何讓傳統文化「活」著留在當代?我認為一是建立當代人聽得懂的語言,二是不能犧牲產品的本質。
我們是第一個用簡單風味敘述與科學化計量方式來傳遞的品牌。在過去老人家會說:「這有一種觀音韻。」觀音韻是什麼?我得喝了八到十支才能找得出共同味道,而且味道是來自樹種還是製程?實在難以區分。我們才會認為,簡單有力的共通語言在傳遞中何其重要,同時也是希望每個人都放下包袱,從味覺出發,最純粹地品嚐風味。
創立之時,每個老師都跟我說:「Vicky,不要把茶做 low 了,辜負了妳學了十幾年的茶。」所以我們的收藏茶品種珍稀,專業人士即便家中已有成千上萬的茶葉,還是會來我們這裡喝茶,這就是我不能犧牲的品質。另外,在沖泡方式上,我們提供整套組的茶具,透過服務流程的設計,讓客人自然而然跟著我們的引導,發現泡茶不難。很多老師現在來到店裡都會說:「原來有台北這麼多年輕人在喝茶。」的確,很多年輕人的第一杯茶是在三徑就荒泡出來的,這正貫徹著我在推廣茶文化的理念——並不是想降低圍牆,而是想使它變透明。
三徑就荒小茶熟(圖/三徑就荒提供)
開店三年下來,我除了瞭藉自己擅長做什麼,更能判斷是否真的需要去做。即使在疫情之下,我們每個月的營收跟去年相比都是成長的,代表著我們真的開啟了一場對話,建立起一群人定期會來這裡品茗、歇息或聚會的生活型態。
2020 BIOS 年會【富饒・島味】
場次③|吃・傳承 ► 傳統風味的嶄新面貌
報名連結|https://reurl.cc/Z7oQ23
主持人—施俐(王亭)|Conde Nast Taiwan 生活風格事業發展部資深經理
與談人—
吳健豪|阿霞飯店負責人兼主廚/錦霞樓創辦人兼主廚/鷲嶺食肆創辦人 ◆ 傳統台菜風味的傳承與創新
吳宥廣 Charles|台灣自酒發展有限公司執行長 ◆ 重建台灣地酒新價值
簡瑋婷 Vicky|三徑就荒 Hermit's hut 主理人 ◆ 品茗的重新學習與現代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