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系列前導專訪】「任何經典的誕生,都是一種顛覆、前衛與未知。」——專訪 Yu Chocolatier 畬室主廚鄭畬軒

【系列前導專訪】「任何經典的誕生,都是一種顛覆、前衛與未知。」——專訪 Yu Chocolatier 畬室主廚鄭畬軒

 

台灣餐飲圈近年有越來越多優秀的冠軍職人從國外獲獎,這份國際肯定的創作手藝,如何可能回歸台灣進入生活日常,讓榮譽肯定能真正落實為大眾得以親近的美好風味?2020 BIOS 年會【富饒・島味】專訪 Yu Chocolatier 畬室主廚鄭畬軒。自學琢磨數年的巧克力技藝,並擁有法國巴黎廚藝高等學校(Ferrandi)與三星餐廳淬煉的視野,2015 年於台北成立了「Yu Chocolatier 畬室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」,後來成為 Louis Vuitton Taipei City Guide 中唯一上榜的巧克力店,也是第一家在世界巧克力大賽(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,簡稱「ICA」)中獲獎的台灣品牌,更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由巴黎巧克力大展(Salon du Chocolat)主動邀約參展的台灣廠商。

Q:畬室巧克力的食材運用,是否反映了您對「台灣味」的理解?

我認為台灣味跟食材本身並不直接相等。我們身處這塊土地,一定會用到這裡的食材,若是一位法國廚師在台灣用本地食材做正統法式料理,你會說他是台灣味嗎?當飲食文化的根紮得夠深,不管這位手藝人用的是本土還是外來食材,都體現了台灣的味道。畬室的巧克力,像是金桔檸檬、柴燒麻油⋯⋯,無疑是一種台灣味的呈現,但我不會直接說是因為「本土食材」的使用,而是源於日積月累的文化交融,造就出獨特風味。

Q:台灣的消費者追求新鮮感,您如何在這樣的市場趨勢下維持畬室的步調?

假設可以做出遠高於當日預估銷售量的產品,推出來放著賣,勢必能創造銷售最大化,但我們從不貪求方便與快速,而是依照長久累積的數據去推測一個漂亮的數字,它既能滿足客人又不浪費成本;在品項設計上,我們納入「即時追加」的考量,去應付假設開店三小時就銷售一空的狀況,當然,為了確保最新鮮與品質,背後就得付出很大的努力。

我常舉個例子,我們去一家喜歡的咖啡店,其實不會期待 menu 上有新咖啡,大多還是會點喜愛且熟悉的品項。我們希望經營出既懂得欣賞風味、也願意固定回來的客群,在畬室,經常看到很多獨自前來的客人,點了喜歡的巧克力、甜點或飲品,一個下午,單純享受與風味共處。

Q:請談談您對台灣巧克力的市場觀察以及其在國際上的優勢

可可豆受到地域與生長需求的限制,台灣產區主要集中在屏東,產能有限,因此多元化的發展就顯得格外重要,盡可能提高它的經濟價值,讓前端種植者維持下去。不過即使產區小,台灣可可豆品質在國際市場上依然受到認同,這對於品牌短期內的販售產能是很大的優勢,他們需要做的是維持高品質水準並且建立獨特風味。

相較 Bean to Bar 巧克力這幾年的風潮,手工巧克力(Artisan Chocolate)市場更小,畢竟是原始物料的轉化,這也是我們得持續努力之處——拓展巧可力的可能性。當初創立畬室,就以市場最頂尖的品牌為期許,這幾年很幸運找到擁有共鳴的消費者,能理解我們的品牌理念。

 
 

Q:請您分享從手藝人轉換到經營者的心得。

我目前無所謂轉換,從第一天開始就是身兼兩職。手藝人是感性與理性的衝突,找到創作靈感後,還得思考它的結構與風味;加上經營者的角色,更多的理性思考迎面而來——「風味沒問題,那成本與終端售價是多少?」

我希望畬室是走一百年的品牌,現在彷彿嬰兒初啼,仍然努力成就經典。我認為之於市場,任何經典的誕生,都是一種顛覆、前衛與未知,消費者能否在當下接受不是重點,而是這產品能不能說服創作者本身。在畬室,每個品項都經過三到五年的洗鍊,很常有客人問我們有沒有新品,通常問了一年才會有別的答案,但他們還是會不停回來,我們也會持續在經典中探索、調整細節,追求更細緻的進步。

 

2020 BIOS 年會【富饒・島味】


場次①|吃・風格 ► 職人手做到品牌經營的轉變
報名連結|https://reurl.cc/Z7oQ23
主持人―陳祖康|BIOS 文化創意顧問業務總監
與談人—
吳羽傑 Jay|富錦樹集團創辦人 ◆ 回歸日常:niko bakery 日香高級生吐司的 lifestyle
鄭畬軒|Yu Chocolatier 畬室主廚 ◆ 手藝人的堅持:法式巧克力的台灣滋味
吳則霖 Berg Wu|Simple Kaffa 共同創辦人 ◆ 冠軍之後:從 maker 到 owner 的品牌之路

 

其他前導專訪

  • 主辦單位| BIOS 文化創意顧問
  • 日期| 2020.12.13 SUN
  • 地點| 信義誠品 6F 展演廳
  • 協力品牌| |好食光、鮮乳坊、陳耀訓·麵包埠創辦人、禾餘麥酒、Plusx Pâtisserie
  • 採訪| 游育寧、呂芳萱
  • 撰稿| 游育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