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 BIOS 年會【富饒‧島味】前導專訪第三場主持人 Cathy 施俐(王亭) 。Cathy 15 年老編輯,2 年 New Business 菜鳥,2019 年以前主責《GQ》雜誌與網路酒類、美食、旅遊等生活風格報導內容,並參與統籌 GQ 瀟灑調酒、Bar Surfing、GQ 肉食節、GQ 城市野營嘉年華等品牌整合活動;2019 年後負責 Conde Nast Taiwan 集團生活相關事業新商品、活動、招商、IP 開發,最新計畫是 #GQ瀟灑地酒夢想家。
傳統、創新和轉型期的陣痛
都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,但以此放諸百花齊放的台灣餐飲圈,卻彷彿不然,汰除者未必舊,再來者也不見得新。「以台灣的餐飲來說,傳統、創新和從傳統中創新是三件事,一般來說,傳統面臨轉型,多半是世代消費習慣改變,或品牌內部交棒,接手的人和原班人馬理念不同。」餐飲業過去不如現今風光,地位較低落,老一輩靠手藝餬口,卻少在傳承上超前部署,一旦交棒難免出現斷層,或味道不對,或缺乏認同。
「傳統的東西,如果一直長那樣而且也長得很不錯,其實不是一定要改變。」轉機可能帶來生機也可能招致危機,Conde Nast Taiwan 生活風格開發部資深經理 Cathy 施俐(王亭)歸納出幾種常見困境:為改變而改變,一味追新而失去本質;沉迷於故事行銷,「事實上吃的本質就不是故事」;最後則是網紅打卡潮的迷思,在每年的 GQ 風格商業學校,報名的店家老闆都會提問:「我有一定要設立網紅打卡點嗎?」網紅帶來人潮,但人潮如何延續?一間店能不能存活,和初期人潮不必然相關。
Cathy 歸結多年下來的採訪經驗,傳統斷層的問題在於丟失了本質,但卻想在其他方面追求補強,沒有解決真正的問題。這種斷層來自於接手後輩對於傳統文化其實不一定認同。傳統遇到困境,所以需要創新。但若本質被改變了,就無法召喚認同,找回過去的客人。
十年回顧:對於本質的堅持與終於盼來的翻轉
傳統與創新的辯證,其間關鍵仍在本質的變與不變,如何認定與維護。擁有十多年資深生活風格與餐飲編輯背景的 Cathy 觀察近十年來台灣餐飲界風氣的流變,認為多數餐飲人、餐廳品牌其實仍在做相同的事業,傳統餐飲的本質沒有太多改變。真正改變的,其實是廚師地位的翻轉,開始獲得如同西式餐飲對於主廚技藝與地位的尊崇。
過去上一代人普遍認為餐飲賺的是辛苦錢,反對小孩投身相關工作。對比於西式高級餐飲給人的印象就是舶來品——歐洲、美國,遠渡重洋的老帝國——台灣餐廳則是沒有主廚 Chef 的地位,內場工作繁雜又辛苦,沒有可供追隨的角色典範,讓餐飲工作與沒有前途劃上等號。
然後,江振誠炫風興起,為台灣餐飲界、廚師地位,帶來全新的翻轉。「江振誠讓大家看到一件事:當一個廚師,也可以得到國際認同。」所有油鍋裡來刀山裡去的台灣餐飲人,因江振誠與此後越來越多的主廚典範而有了目標。以此作為一個分水嶺:過去餐廳找不到人手都是在內場,如今廚師地位翻轉,大家知道在內場就算辛苦,有一天還是有機會升上主廚甚至揚名國際。相較於外場,大家寧可拿少一點錢也願意進去廚房蹲點磨練。
類似的故事,也發生在台灣調酒界。Cathy 舉她曾做過的「台灣調酒師故事」雜誌專題為例,2010 年起,台灣調酒師接連幾年於 World Class 屢創佳績。在這之前,調酒師們其實沒有被專業認可的地位,甚至因為不合時宜的法規讓他們承受了無謂的污名。「有個很諷刺的例子,調酒師們過去是難以向銀行申請貸款的。為什麼?因為酒吧營業被歸類在八大行業。」但是從出國比賽開始,當大家發現過去幾年獨自埋頭苦練的成果,其實一點都不輸給外國那些受正統訓練出身的調酒師,自信心就會出來。於是開始有人拿獎,風光回到台灣,消息傳開,業界因而變得振奮。正是這一批先行者的努力為台灣調酒界創造出典範,調酒師不再只是酒吧外場面孔模糊的工作人員,他們被肯認為真正有技藝、值得仿效尊崇的專業對象。於是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這塊領域,想辦法出國比賽,開創自己的品牌,也讓台灣更多酒吧獲得國際肯定。
「台灣很幸運,在某些特別的時機裡剛好擁有這些人。」他們從眼前還沒什麼希望時就一直默默努力、沒有放棄,支撐到了現在,才有辦法讓後來的人與社會大眾終於看到成功的範例,進而開啟新的發展想像途徑。整段過程裡欠缺系統性的支援,僅憑一己之力,理所當然比別人更辛苦。Cathy 將這群餐飲人與調酒師譬喻為「磁磚縫裡的小花」,因為大環境差,所以比別人堅韌,比別人更有辦法。
然而,凡幸運皆為偶然,欠缺完整體系的支援,就註定無法解決長期以來的結構性問題。雖然台灣開始擁有更多一流的主廚和調酒師,但完整的用餐體驗不僅僅是餐與酒本身,還包含了服務。什麼服務才是好的服務?相較於內場的名廚典範,外場有其可供對應的楷模嗎?當餐廳外場缺人已成常態,體制短期內恐怕還難以找出解答。
Rebranding!台灣地酒再出發!
轉型不只是他人之痛,Cathy 自己也歷經了類似的陣痛。
擔任編輯的十多年間,她完整見證了紙本媒體的黃金時期及其沒落,於是她開始尋找新財源。首先推出了 GQ 瀟灑啤酒,試著將流量轉換為實質消費,「效果出乎意料非常好,在那之後,我們發現《GQ》作為品牌是有影響力的,能夠確實地召喚出大家的想像和認同。」接著是GQ 瀟灑調酒、Bar Surfing、GQ 肉食節,她逐漸將重心移至經營社群、開發商品、策劃活動。
她重新為這幾間酒廠 Rebranding,「推動這個企劃,我真正想講的是台灣農業的問題。」台灣農業生產往往過度集中栽種項目,盛產之後就是滯銷與價格崩跌,幾乎每年都是這樣的循環發生。有什麼辦法能有效遏止浪費呢?她的答案也許是酒或蠟燭。酒能貯存、終端價值高,既足以大量消耗農產品,其穩定獲利更能逐漸讓產業鍊回復正常。酒屬於味覺,而(終端價值同樣很高的)香氛蠟燭則透過嗅覺共享同一組氣味與邏輯。
選用在地酒廠,這是對台灣價值的迴響;酒瓶與燭杯,特別商請了春池玻璃製作,瓶身是廢玻璃回收再利用,盛裝在地農產和匠人的心血結晶,這反應了永續價值,最後,透過設計的力量,讓台灣在地烈酒重綻光芒。
新與舊,守成與變革,兩者或許從來都不是對立,而是互有認同,共生共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