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由澆灌沃土上的開枝散葉:2019 台灣文創動態回顧趨勢觀察

自由澆灌沃土上的開枝散葉:2019 台灣文創動態回顧趨勢觀察

 

自本專題精選出的 80 件 2019 台灣文創動態中,我們也觀察到一些值得留意的動態趨勢,嘗試歸整如下:

回顧 2019 年,文創活動如繁花盛放,開展出前所未見的燦爛風景。各領域創意人敢於創新、大膽跨域,迸放出的強大能量令人驚艷;而中央政府文化相關預算屢創新高,108年度文化部公務預算數額首度突破 200 億元,加上公部門單位心態逐漸移轉,留意到在社群時代建立品牌、塑造美學體系的重要性,開始在大型活動中讓出更多空間予文化產業的創意人發揮,無論從實際參與人數、社群關注度來看,成效都稱得上亮眼,參與人數創新高、在社群引發討論熱潮的 2019 臺灣文博會、2019 台灣設計展都是顯著的例子。整體而言,在 2019 這年,我們同時看見文化自治體系由上而下建構的積極嘗試,以及蓄積多年的文化藝術能量由下而上迸發,好似一個如植物維管束的產業發展生態系正在形成並健全,讓自土地多年吸收而來的豐厚養分,有機會克服地心引力逐步向上,締結更加繁盛的枝葉花果。

 

回頭觀照地方,發掘全新的可能

今年史上規模最大的臺灣文博會「文化動動動 Culture On the Move」,選擇以「編輯地方」作為子題之一,透過各地方館的實體策展、地方刊物《本地 The Place》的採集,深化土地論述,揭示了地方意識抬頭,以及政府盼能在地方串連起文創能量的嘗試。不單單是文博會,舉凡與當地產業現況緊密連結的「桃園農業博覽會」、找尋地方原始性價值的「Raw Trip 2.0 臺東採集計畫」、運用地景融入常民生活的「2019 基隆潮藝術」、自傳統祭典翻轉出新形式的「大溪大禧」、以歌謠深化恆春文化內涵的「2019 半島歌謠祭」,乃至於串連桃竹苗中多個鄉鎮的首屆「浪漫臺三線藝術季」,我們都能望見各領域創意人在其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,透過各種形式的展策及創作,引領受眾一同回頭觀照地方,發掘屬於當地全新的可能,並由此輻射能量,讓全台灣、甚至國際上更多人看見。

近年來,愈來愈多創意人將目光從都會回歸地方,甚而付諸行動,返鄉耕耘;平衡城鄉發展、重塑地方特色的「地方創生」議題,也在政府機關討論得風風火火。在去年地方創生會報首場會議上,行政院確立 2019 為「地方創生元年」,可說正式讓在各地投入地方再造的星星之火串連起來,在今年燒燃出前所未見的光亮。

 

臺灣文博會「演變舞台」(提供|衍序規劃設計、攝影|李易暹)
 

環境議題持續延燒,自然永續為創作熱題

20 世紀中期後,全球暖化現象趨於明顯,也開始出現許多過去數十年到數千年都未曾發生過的氣候變化,人類對於自然環境嚴重破壞已成不爭的事實。隨著氣候異常頻繁發生、自然環境持續受到不必要的人為侵擾,近年來,對於保護自然環境、追求永續發展的積極呼籲,亦未曾止歇。延續過去幾年的趨勢,今年依然有許多以自然永續為題的展覽及作品,且多在形式上精緻、突出,甚至結合數位科技以創造互動性,普遍獲得民眾共鳴,例如:於高雄舉辦的「Digi Wave 大海裡的迴旋踢」,便以海洋為主軸,透過多重展演形式,讓觀者藉由當代數位科技媒介,回望孕育生命的海洋,省思環境面臨的危機;而藝術團體 One One & One 的「finders: Hi We’ll be back」則透過呈現廢棄物原貌的靜態展品欣賞,以及提供觀者親自動手篩選及擺盤的互動展區,翻轉觀者對於「垃圾」的傳統認知,兩者皆是顛覆傳統對於環保議題大聲疾呼的形式,透過藝術性的表現,講述想陳述的反思。

對於山林環境的珍視,也在文化圈掀起一股親近山岳的風潮。2019 年,臺灣青年登山家張元植、呂忠翰決定挑戰攻頂世界第二高峰 K2,在創意人詹偉雄、李取中、王耀邦(格子)、游適任號召下,文創及登山界資源串接,也藉此爬梳了近年來臺灣的登山運動發展脈絡及登山意識轉變。而實驗性場域森3 SUN SUN MUSEUM 首展以「森山蛾」為題,展出象徵臺灣環境豐富生態的蛾類,亦巧妙呼應了這兩年臺灣創作者熱衷於將自然山林融入題材的風潮。此外,邁入第二年的「Raw Trip 臺東採集計畫」,提出以海為題的「黑潮漂流計畫」,同樣回應著自然地景的題目。

在文學領域,自然書寫作品也持續受到關注,如吳明益暌違三年的小說《苦雨之地》即為一重要作品;由屏東縣政府主辦、首度登場的「南國漫讀節」,亦選擇聚焦「自然閱讀」,自然永續趨勢之備受關注,可見一斑。

 

Raw Trip 臺東採集計畫(提供|Plan b 第二計畫)
 

公部門觀念趨於開放,建立品牌策展思考脈絡

本專題精選出的 80 件 2019 台灣文創動態中,有超過一半來自於公部門標案,且大多美學表現突出、社群聲量高,整體成果卓著。此與傳統大眾印象的公部門合作、甚至口中戲謔的「中華民國美學」有所落差。探究此現象之原因,應與公部門觀念趨於開放有關,至少在許多有別於以往呈現高標準美學的成品背後,都有著想法創新、努力撐出空間的關鍵公部門工作者。

或許是因有過成功的案例,如較早的 2016 年蔡英文競選總統的視覺、桃園市政府市政刊物桃園誌》改版,乃至於 2017 臺北世大運品牌諮詢小組的有效介入,公部門看見這些翻轉在線上、線下的成效及評價,逐步嘗試邀請創意人參與活動策劃、甚至擔任策展人,如品牌策展行銷般的思維脈絡來規劃一場大型活動。桃園市政府為 108 年度全國運動會打造嶄新形象,便是最佳例子。桃市府新聞處有了過去《桃園誌》、桃園農博會識別系統的突破,進一步開先例攜手時尚媒體合作,邀來導演尹國賢操刀廣告、平面設計師顏伯駿操刀桃園隊視覺,為這場歷史悠久的賽事徹底換上新裝。

 

桃園市政府打造全國運動會嶄新形象(提供|三頁文)


前文已提及的 2019 臺灣文博會、2019 台灣設計展,更是公部門與文創產業創意人高度合作下的大規模合作展演:前者找來總策展顧問詹偉雄及總策展人劉真蓉領銜,號召來自設計、表演藝術、音樂界等眾多跨領域的新世代創意人盡情揮灑自我;後者同樣集結在文化界相當活躍的張鐵志擔任總顧問,以及創意人如吳孝儒、游智維擔綱策劃,亦成功匯聚起極大的能量,開展出繽紛的臺灣當代文化風景。此外,亦不能不提及在年初聲名大噪的「臺灣燈會在屏東」,這場湧入超過一千萬人次入園欣賞的盛會,充分展現在地能量,打響屏東品牌,更讓屏東人找回「我屏東,我驕傲」的光榮感。

而今年,我們亦在時常被視為公部門美學傳統代表的台電、臺鐵身上,也看見了大幅度的轉變。台電在 2019 台灣電力文化資產特展「川流電湧 JUST FLOW」中,嘗試以文創模式更加親近社會大眾,透過樸實創意及中間研究室的設計規劃,展現現代且新穎的樣貌,令人耳目一新;此外,其與國際照明藝術大師周鍊與新銳藝術家何采柔合作完成的「點亮十三層」大型公共藝術,結合地景保存及藝術呈現,記憶猶新。而擁有 132 年歷史的臺鐵,則在「環島之星」觀光列車改裝爭議中漂亮轉身,宣布成立「臺鐵美學設計諮詢審議小組」,主動進行的體制內改革,讓人看見改變的契機。

 

臺鐵觀光列車設計改造新塗裝(提供|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)
 

文創事件地域觀察:「南向視野」的開展

綜觀今年的重大文創事件的發生地域,作為首善之都、擁有多數資源的臺北依然為大宗,不過南臺灣——特別是屏東縣——儼然成為臺灣文創不可忽視的新焦點,較以往帶動更多話題討論,並成功串連起文化資源與創意能量。

就屏東而言,從年初轟動全臺的臺灣燈會、文博會「編輯地方」的屏東相關展策,再到帶來史上最多參觀人潮的台灣設計展,不僅成功將外界眼光引領至島嶼之南,更透過各領域創意人的參與,重新建構起屏東的土地論述,打造出鮮明且具魅力的品牌性格。相對而言,毗鄰屏東的高雄在今年則略顯遜色,大港開唱停辦的消息傳出,更令無數樂迷大呼可惜。而透過獨特生活風格在前幾年引發旅遊熱潮的臺南,除了文博會地方館的本地魅力再發掘,亦在在地創意人的串連下,小型文化活動星羅棋布,文化內涵持續深化;然而,步入全國視野的亮點活動確實較少。

 

Megapott 大港開唱(提供|苗嘉澍)


東臺灣則以臺東作為文創活動的領航者,無論是文博會地方館,還是臺東設計中心來到第二年的延續性計劃,關於地方的論述繼續深化,加上豐富的山海資源,使其愈來愈受關注。而桃園,則無疑是北臺灣除了臺北以外的亮點城市,桃園市政府近年來重視文化產業發展,在嶄新觀念及豐沛能量促動下,大至前文述及的 108 年度全國運動會,以及桃園農業博覽會、桃園地景藝術節,小至「Eyes On Her: Girls Graphics 女子設計展」,都有突出的美學表現及討論聲量,亦塑造出貼近地方特色的城市風格。

探究今年為屏東帶來眾多討論的臺灣燈會及台灣設計展,實際皆為每年由各縣市輪流舉辦的大型活動。然屏東縣政府掌握機會,有效串接地方人才及資源,並善用社群行銷創造聲量,締造了前所未見的關注度及好評。由此可見,隨著文化相關資源不再僅集中在首都,逐漸往各地輻散,各縣市如何抓緊時機,扣緊地方文化脈絡,做出有深度內容,同時善用社群行銷,建立口碑,進而塑造出地方獨有的整體品牌樣貌,將是未來各縣市政府,乃至於文創產業工作者的一大課題。

 

2019 台灣設計展「超級南——超極南方,非常台灣」(提供|台灣創意設計中心)
 

內容持續深化、溝通途徑不斷翻新的未來

本專題透過內容主題、表現形式與觀察屬性,一共彙整了八十件文創動態,並分為事件、現象、策展、作品四個類別,又以策展類明顯居多。歸整過程中不難感受到,以展覽為形式的活動如雨後春筍出現,不管是民間自主發起、抑或是公部門委託,策展似乎已成為傳遞一個完整概念的主流途徑;特別在公部門,今年尤其能感受到展覽形式受到相當程度的倚重,捨棄過往慣於透過極力號召、直接倡議來溝通訊息的方式,進而使得策展肩負起講述施政結果、帶入議題,抑或行銷城市觀光的宏鉅責任。由此展覽不再只是陳列,也不再僅止於觀看,如何有效的 Call to Action(呼籲行動),甚至鏈結起一套商業模式,進而構建起整個產業,變得至關重要。隨著各類型展覽浮上檯面、且背負責任日益重大,創意人的展策手法亦愈趨多元而靈動;而數位科技及社群媒體功能的迅速發展也在這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,賦予展覽不斷向前翻越的可能。可以想見,在未來幾年,科技的應用與翻玩、跨域的嘗試與激盪,不但會愈來愈常見,對於引領浪潮的重要性更自不待言。

無論形式如何移轉,傳遞媒介怎麼變遷,萬變不離其宗的,依然是內容本身的品質。回首今年,在臺灣這片自由澆灌的沃土上,我們看見各個世代的創意人持續深掘蘊藏於風土的文化內涵、對於自身所處的當代社會提出反思,回歸本質,深化論述,竭盡心思孕育出散發光亮的好內容,再經由充滿各種可能的途經,成為受眾感官或身體經驗的一部分。眾人的齊心協力與無限的創意力,讓人不得不相信,儘管回望 2019 已如開枝散葉般繁盛,臺灣的文化產業依然持續茁壯當中。接下來又將開展出什麼樣的風景,令人期待。

 
  • 撰稿| 黃銘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