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李明璁、張鐵志、劉真蓉、設計浪人、李取中一同回顧 2019 台灣文創動態:進步了,也別忘記來時的路

與李明璁、張鐵志、劉真蓉、設計浪人、李取中一同回顧 2019 台灣文創動態:進步了,也別忘記來時的路

 

BIOS 文化創意顧問團隊首度製作「2019 台灣文創動態回顧」專題,並邀請李明璁、張鐵志、劉真蓉、設計浪人、李取中等五位於台灣文創業界代表性人物參與座談,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點評、解析當年度重要文創議題、跨領域創作,藉以描繪出 2019 年台灣文創產業的發展圖像,並對未來幾年趨勢作出可能的想像。
 

文創時代的文化創傷與代謝修復

李明璁以「文創時代的文化創傷」破題,「台灣到處都有文創園區,但名利雙收的只有少數。很多時候我們發展文創產業,可能商業發展不好,還為文化帶來創傷,難以找到平衡。」

他以 2019 年 6 月文策院成立為例,政府希望師法韓國在 2007 年的做法,集中力量和資源,陸續振興遊戲、電影、電視、音樂等領域,成功引爆全球的韓流。「但這個模式可以完整複製到台灣嗎?難道就沒有失落?」以韓國音樂產業為例,政府為了讓生產端集中火力給三大經紀公司,捧紅了偶像,PSY 的騎馬舞成風潮、BTS 承接其後席捲國際,但他們發現,「資源過度集中,將會喪失支撐這個產業自由且多元的土壤,難以延續。」
 

李明璁(社會學家、作家)
 

為了找回重金屬、搖滾、龐克、嘻哈的傳統,韓國選秀節目近年來開始在顏值之外,找尋那些有創作能力的新生代。「我們有人留意到這個反省嗎?台灣焦慮地想複製韓國經驗,但還應該學習十幾年前的韓國嗎?觀察那些文化創傷之下的代謝和修復,或許有更適合的路。」

另外,韓國經濟採取大政府扶植大企業(財閥)的模式,或許沒這麼適合台灣眾多中小企業各自發展的現狀。他認為,對照政府與企業的規模與關係,瑞典是相對更合適的參考對象,他們沒有將資源集中在大產業、國家隊,而是投資各項基礎建設,創造未來可能變成獨角獸的有潛力小企業。「基礎落實到可能推廣一人擁有一台筆電,鼓勵更多創作者可以發展,或是鼓勵研發,讓更多創意被實現。」即便瑞典沒有出現如 KPOP 的音樂潮流,也會因為維持文化多樣性、發掘有才華的個體,有旺盛的音樂製作人懂得編曲、製作,把這些能量輸出到韓國等地,甚至打造出線上串流平台 Spotify。

跳脫政策之外,他也在【年度文創動態回顧】看見許多正反對照的現象。比如誠品宣布敦南店將於 2020 年結束營業,而青鳥書店獨樹一幟的展店策略卻大受好評。「書店一間間關,卻又一間間地開,到底人們是需要,或是不需要怎麼樣的書店?」

2019 年西方世界的實體書店圈也出現變動,美國最大連鎖書店 Barnes & Noble 被英國最大連鎖書店 Waterstones 收購,而後者勝出的原因,或多或少能回答時代對於書店的想像:

2011 年 Waterstones 被俄國富豪買下後,交給獨立書店 Daunt Book 協助經營,以擅長的選書及策展,拯救了 Waterstones,之後反向幫助到其他的獨立書店,像是收購獨立書店 Foyles,只入資但不改變品牌調性,並協助靠連鎖通路優勢壓低經營成本,自此,連鎖書商與獨立書店不再對立,而是互相協助支援,提供書與非書結合的策展及編輯,提高生存機會。但 Barnes & Noble 不信這一套,堅持靠折扣、補貼、壓低成本的方式營運,卻始終難以轉型,終於在 2019 年被 Waterstones 收購。
 

「誠品 90 年代的著名文案: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。當時可能只是一個想像,但後來在商場、活動、策展間逐步落實。」

 

接下來台灣連鎖書商與地區性的獨立書店,可以如何結盟合作?能靠哪些編輯與策展的技藝,讓人們進入實體書店?英國的書店業發展或許可以視為一種參考框架。 
 

我們如何走到這裡?——漫談台灣文化趨勢 20 年

「我們如何走到這裡?」張鐵志說,要回答這個問題,不能迴避對於台灣政治社會變化的觀察。1980 年以降台灣進入民主化、本土化的轉型,台灣認同成為文化主流,青年普遍具有公共意識,社會參與程度在 2014 年太陽花學運時推上高峰。他們更重視參與、認同、平等、自我實踐,也關注生活風格與美學,「青年返鄉開咖啡店,在店裡放他喜歡的書、貼想宣揚的海報,有些人覺得沒出息,但這都代表青年相信的價值。」這就是現在台灣世代矛盾,價值衝突的縮影。
 

張鐵志(文化趨勢觀察家、跨界策展人、媒體創新者)
 

奠基在這些轉變之下,他提出三個影響文創產業方向的重要因素。首先是「重返土地」的各種表述:從地方創生的崛起,青年回歸故鄉找到一套生活模式;或者是透過作品重新爬梳歷史,例如《返校》這部電影應該算是第一次威權政府帶來的恐懼,成功創下兩億的票房;也有不少人選擇重回民間,比如大溪大禧以「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」為目標,重塑傳統的關聖帝君聖誕慶典。「新一代藝術、設計、音樂工作者,回頭從台灣民間文化去尋找思想創意的資源。」

第二是「多元價值的落實」:例如青鳥書店的熱潮、Leo 王得到金曲獎最佳男歌手都顯示獨立成為了主流;同婚法案的通過,推升平權的重視。最後則是「設計與美學革命」:從國慶的 Logo 設計迭代,台灣文博會與台灣設計展的多元奔放,都證明了設計美學開始進入公眾視野,也改變了公部門的思維。

另外,他認為台灣文創界到了一個很好的時機走向國際。如同專題回顧報告所述,日本的台灣熱潮持續攀升,文化總會 2018 年開始在東京上野舉辦台日文化交流活動「Taiwan Plus」,將更多獨特的美食、設計產品、文化訊息帶進日本市場,活動到訪人數和媒體報導都引起熱烈迴響。
 

「雖然外在因素的限制依然存在,中國市場受限於政治因素的干預,前進日本、東南亞可能就是台灣文創界可以努力的事。」

 

不過他也提醒,即便 2019 年文創界百花齊放,相關訊息依然需要花很大的力氣與主流社會溝通,打破同溫層,才能讓更多人參與其中,讓文創與傳統商業與產業體系接軌。「這本來是媒體要扮演的角色,但台灣主流媒體還沒有看到新出現的文化力量,對於文創設計關注極少,難上四大報版面,這是很可惜的。」

在分享的最後,張鐵志補充幾個他心中重要的年度文創事件:包括 Podcast 風潮與一些回顧裡頭遺漏的重要展覽,還有首屆舉辦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,聚集頂尖畫廊和藝術家,吸引國際級的藏家來到台灣,以及年度現象級的成果:Leo 王獲得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,象徵了大眾對於獨立的重新定義。
 

文博會幕後,凝聚台灣文創的各種思考

非常能夠反映當前台灣文創發展盛況、足稱為 2019 年度最重要文化事件的文博會,策展人劉真蓉首次揭露幕後花絮,「這應該是唯一一個場合可以談到背後這些細微又真實的嘗試。」

文博會找上她擔任策展統籌的時候,當時感受到台灣社會氣氛相對低潮,如果不趕緊找出自我認同,似乎會面臨巨大的文化危機。因此劉真蓉希望,2019 年文博會的核心精神就是聚集各界力量共同尋找「台灣當代文化風景」。
 

劉真蓉(BIAS 衍序規劃設計共同創辦人)
 

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,從小在豐原長大,接觸土地、親近山海,但到了高中、大學好像就此斷裂,出國後曾想過留在海外工作,直到這十年回來台灣之後,反而覺得台灣這塊土地相對陌生,對在地文化並不了解。這些困惑成為 2019 文博會的初心,也延伸出「文化動動動」的主題概念,
 

「文博會是一場尋找的運動,所有人動起來,透過不同領域的人進行傳統與當代對接,形成我們自己的資料庫。」

 

為了在文化動態裡匯聚人、事、物,集體探勘台灣原生文化的樣貌,劉真蓉設定了文博會的整體架構,再把大家找來一起執行。曾有位企業家感動表示,文博會可以凝聚跨世代、跨領域的文化界要角,沒有山頭、沒有比較,大家一起開會討論彼此的展出,怎麼做可以創造最大的價值,這在商業界是難以出現的狀態。

以文博會的「演變舞台」為例,劉真蓉希望對接傳統與當代,將台灣百年的文化凝聚縮時,在展期內輪番上演。其中布袋戲國寶陳錫煌和拍謝少年合作一場 40 分鐘的演出,要為布袋戲和當代音樂找到結合的可能,「要追求創新,但也要尊重傳統,雙方必須彼此了解。」為此雙方總共開了十幾次會議,做了五套節目腳本,精準到每五分鐘雙方要做的事情都要一清二楚,
 

「現場安可時是一種很奇怪的感受,許多人流著眼淚,但是非常開心。」

 

「編輯地方」企劃鼓勵大家,想了解台灣文化,就從自己的家鄉開始,「我覺得故鄉都有一種難以排解的鄉愁。」過年回鄉,人們多數就是待在家裡、拜訪親朋好友,真正對當地文化有情感連結的部分,少之又少。「這件事非常不應該,為什麼我們會不認識家鄉裡的一條河、一座山、一間店?」編輯地方就像是一場運動的引子,希望讓更多人願意尋找在地的美好與連結。

展覽空間裡,他們不談政績、也不談這個地方有哪些偉大的事,完全交由策展人以他的眼光去思考地方的樣貌,找出這塊土地的感性之處,「這些嘗試引起不小的騷動,也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台灣接下來關於地方找尋的各項運動。」
 

設計力量深入公部門,2020 值得期待

設計浪人回顧 2019 年文創事件,認為《文化基本法》三讀通過、文策院成立、2020 將成立台灣設計研究院,在在顯示出台灣的法規、組織、政策逐步到位,有機會讓文創產業帶來新的變化。

另外則是公部門願意接納設計力量的現象愈趨明顯,「我稱之為撼動官方的『復仇者設計聯盟』。」比如,台鐵先前花了 7000 多萬做觀光列車整裝,成品卻不盡如意、飽受批評,但後續「痛定思痛」,決定成立「美學顧問小組」希望改善台鐵美學。許多文化、設計界人才願意提供改善的建議和協助,最終於十二月推出重新改裝變身的新版觀光列車,深受外界大眾肯定。
 

設計浪人(設計發浪 designsurfing 主理人)
 

這次設計浪人有機會先行看到改裝後的版本,「改變非常大,可以說在預算下做到最好的狀態。」雖然仍有部分小瑕疵,例如吧檯設計極美,但後面卻擺放老舊的廣播機器,他在現場指出這個畫面衝突後,台鐵人員在兩天後傳了一個照片,給予廣播機器新的外觀、快速改善這個問題。「現在面對外界的疑問,台鐵都可以立刻有反應,光是這點就值得掌聲。」

除了台鐵之外,台灣燈會在屏東、台灣設計展、台灣文博會也都讓外界看出設計力進入公部門可以造成的改變,這些都仰賴基層公務員與設計工作者共同合作,透過實戰證明創意的力量。他相信,2020 年還有許多值得期待的作品,預期能為公部門與設計力量合作帶來新的典範。

展望 2020,設計浪人也提出趨勢預測。首先,隨著獨立的設計工作者逐漸增加,他發現設計師逐漸拉近與當代藝術的關係。比如豪華朗機工每一次打造的作品,都已經跨出傳統對於設計的想像,更像是跨領域整合出一件藝術品;廖小子的專輯封面設計作品,也進入義大利的阿雷塞博羅梅奧宮〈In Balance:島嶼之間|台灣 西西里 文化藝術交流展〉,展現獨樹一幟的「台味美學」。

第二則是策展與藝術指導成為設計界的新興行業。這些設計師本身即具備高度專業,但為了要把作品做到更理想,會以統籌的角色將適合這個作品風格的插畫家、攝影師、動態設計師等人兜在一起,「除了要有很好的設計能力,還要具備整合溝通的技巧。」彭星凱、葉忠宜成立的《臺北設計與藝術指導協會》也有看到這個現象,有些設計師因為不擅長專案溝通,導致更多特色的面向無法表現,也讓作品停在某個面向。設計浪人希望更加推廣「藝術指導」這種工作角色,讓台灣的設計作品涵納更多面向、擁有更好的表現。
 

影響生活的設計,反映台灣文化發展的現狀

「所有文化事件裡頭,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新式國民身分證拍板定案!」

李取中補充,警察制服改版也是一例,這些都是民眾在生活中就會看到的設計。如果要說今年美學素養和文創環境有所提升,這兩個事件可說是影響最大的,「某些程度上展現政府對美學的態度跟看法。」他認為,生活中有許多我們看得見的、希望有所調整的東西,包含街道、標誌,但這些調整都需要歷經漫長的道路,因而這些事物的改變,特別能反映出文化發展的動態現狀。

身兼《The Affairs 週刊編集》、《The Big Issue Taiwan 大誌》總編輯,因應文博會做出《本地》系列的他,也回應「老牌實體雜誌停刊潮」的現象:他不認為閱讀是人生必備的事,「不喜歡看書人生也不會過得不好。」
 

李取中(《The Affairs 週刊編集》、《The Big Issue Taiwan 大誌》總編輯)
 

鼓勵閱讀,是因為能增加人生的一種體驗,開啟更多可能性。而站在做媒體的角度,紙本要不要存在,端看編者如何選擇。媒體工作者就是做內容的人,不管是用報紙、雜誌、網站的方式,這些只是形式上的不同,不會影響內容本質,對於媒介技術的掌握能力,決定了內容可以創造的力量。「你對於排版和文案的使用,對攝影和插畫的篩選,如果處理得好,能把某些事物傳遞給讀者,但處理不好,不管是再怎麼好的內容,也會削弱想傳達的訊息。」

但他仍然相信紙本內容的價值。「任何一篇內容出現在網站,他的力量就會被稀釋。」數位媒介的特性是很快地傳遞訊息,但閱讀者會在同一時間接受成千上百的價值衝擊,有超連結、廣告、其他不同的內容,想傳遞一個媒體想表達的價值、與讀者建立關係,反而需要更長的時間。

2019 年於文博會同步推出的《本地》,就是由李取中主責的一套紙本刊物,以記錄、編輯的方式探究城市真實深刻的面貌。如同本地給自己的定位「最野最現代」,要從沒這麼經濟導向的角度切入,期盼有更多人感受到生活中樸質、原始的魅力,也才會有更多人為了地方努力。

最後,他也為民主進步黨 33 週年黨慶的《民主進步報》做企劃,訪問了 40 位民主進步黨員,處理不同世代對於民主的想像。資深的民主進步黨員經歷台灣威權時期,透過探詢他們那些過往生活曾出現的小物件,去感受民主對於日常生活的影響。年輕的黨員則是去談民主內化到心裡之後,哪些生活的美好想像代表著民主,「有些人覺得這是小確幸,但這些小確幸其實是經由自由的累積、民主的進程,才能擁有這樣的生活型態。」這份刊物,超越藍綠政黨的框限,圍繞著民主做出不同的詮釋。

  • 撰稿| Sana
  • 攝影| 王晨熙、洪以樺